全岩化学分析是地外地质样品的主要、关键的分析方法之一。然而,地外地质样品的mg水平消耗量分析对现有分析技术提出了重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矿制样与分析实验室刘艳红高级工程师和凯来团队合作建立了一种新型的fsLA-ICP-MS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代表性岩石样品熔融片中微量元素的均匀性,利用具有更高功率密度和更短脉冲持续时间的飞秒(fs)激光剥蚀系统与质谱联用,直接测定主量分析中制备的样品熔融玻璃片中的微量元素,则可以大大提高分析效率,主、微量数据最快可在1天内同时获得(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样品溶液的分析测试,通常测试周期需要7-10天)。
该项新技术在提高激光微量分析数据精确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分析效率,能有效支撑现代地球科学工作者大数据时代的对大量样品测试的精度要求和效率要求。
上述研究成果“Trace elements determination by femtosecond LA-ICP-MS of 10 mg extraterrestrial geological samples prepared as lithium borate glasses”已经发表在《JAAS》上,并入选2024年度热点文章。
在地外地质样品分析工作中,GenesisGEO作为一款高端国产仪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GenesisGEO新型飞秒激光剥蚀系统独特的大光斑、高能量、平底坑等性能在国际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场焦点。它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更在性能上展现出了领先优势,为我国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GenesisGEO新型飞秒激光剥蚀系统
研究背景
◆ ◆ ◆ ◆
研究成果
◆ ◆ ◆ ◆
样品融合玻璃的微量元素分析使用GenesisGEO飞秒激光联机ICP-MS仪器进行。测量空白25 s后,使用100μm光斑在1 Hz频率下剥蚀45 s,剥蚀后有25 s冲洗时间。通过NIST SRM 612的点剥蚀调谐参数,获得最大信号强度,同时将ThO/Th保持在<0.3%,U/Th保持在0.95-1.05。
结果显示,硼酸盐样品熔融玻璃片中的32种微量元素的均匀性指数(H)均小于其均匀性指数临界值(Hcrit),表明元素分布均匀。此外,使用飞秒激光降低了基体效应的影响,使得采用非基体匹配的外部标准物质(NIST 612和614)进行校准变得准确(图1)。为了验证方法的可靠性,使用该技术对六种硅酸盐岩石标准物质(涵盖从镁铁质至长英质的岩石类型)进行分析,大多数元素的结果与标物推荐值在10%以内一致,大多数元素的分析精度(RSD)也在10%以内,与传统溶液分析法结果类似。
图1 基体匹配和非基体匹配外标对玄武岩GRM GSR-3分析精度的影响
方法优势
◆ ◆ ◆ ◆
◆ ◆ ◆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分析化学期刊JAAS(刘艳红,薛丁帅,李文君,王忠强,梁燕,郭顺,万博. Trace element determination by femtosecond LA-ICP-MS in 10 mg extraterrestrial geological samples prepared as lithium borate glasses[J].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2024. DOI:10.1039/D4JA00275J.)。研究受先导B专项(XDB0710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3022)共同资助。
论文链接
扫一扫,查看原文
凯来
上海凯来成立于2004年,起始于专业代理国际先进分析仪器,定位为专业技术服务商,聚焦专业细分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领导者。
上海凯来总部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海洋科技创业园,设有应用演示及服务实验室,客户定制产品及研发中心,专注于推广和研发前沿的元素分析测试解决方案。目前在北京,武汉,成都,青岛设有应用实验室,并处于快速扩展中。
公司文化:“只有精英才能生存”。